返回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分类错误!
实事求是:直面短板补不足 以“真干” 破解发展难题
浏览:19次'时间:2025年11月4日

 任东升

  看着西露天矿每年54.3万吨的二氧化碳吸收量,看着“四个产业园”落地生根,我们有理由为七年来的成绩自豪。但成绩是“里子”,短板是“病灶”,如果只谈成绩不谈问题,再光明的前景也会被隐患吞噬。

  实事求是,首先要敢揭“家丑”。高质量发展是建立在确保安全基础上的,安全生产的“红线”绝不能触碰。多年来,我们多维度、大力度、高强度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,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不断提高。但必须清醒认识到,我们的安全基础工作还不够稳固扎实,隐患排查治理的手段还不够精准完善,个别干部员工还存在麻痹思想、侥幸心理等,距离本质安全还有较大差距,这些都是悬在头顶的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。做好安全工作绝不是一朝一夕,且只有起点没有终点,不深刻剖析这些问题的根源,不拿出“对症下药”的办法,我们永远都吃不踏实、睡不安稳,企业的生存发展、地区的繁荣稳定、员工的切身利益都无从谈起,无法保证,没有安全一切归零。

  我们的人才梯队断档不是“小问题”,而是“大隐患”。优秀的中层干部、区队长、班组长跟不上,高技能人才“青黄不接”,未来谁来扛得起转型发展的担子?我们的智能化建设不是 “刚起步”,而是“没跟上”,认识模糊、覆盖面小,别人已开始用智能设备降本增效了,而我们却还在靠传统模式“硬扛”;我们的市场份额不是“不够大”,而是“太依赖”,靠集团“输血”生存,自己闯市场的能力弱,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,随时可能陷入被动。

  实事求是,关键在“真做真干”。面对人才短板,不能只喊“缺人”,要拿出具体方案:怎么引进年轻人才?怎么培养现有骨干?怎么打破“论资排辈”让有能力的人上来?面对智能化滞后,不能只说“要搞智能”,要明确路径:先从哪个环节突破?需要投入多少资源?怎么培训员工适应新装备?面对市场依赖,不能只盼“集团支持”,要主动出击:怎么找客户?怎么建渠道?怎么把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卖到全国?全体干部员工要接力弘扬百年抚矿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,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韧劲儿、不屈不挠的争劲儿、敢试敢闯的拼劲儿,特别在维护企业核心利益,关系企业发展稳定的关键时候务必发扬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、舍我其谁的斗争精神。

  “路虽远,行则必至;事虽难,做则必成”。抚矿人最不怕的就是“啃硬骨头”,过去我们能把“煤坑”变成“绿洲”,现在我们也能把“短板”变成“长处”。只要我们不回避问题、不敷衍了事,用钉钉子精神一个个解决难题,就能为企业发展筑牢“根基”,让百年老矿真正“稳得住、走得远”。


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@ 2019 All right Reserved. ICP备案:辽ICP备19017644号  辽公网安备21040202000253号
抚顺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制作与维护